蘋果pos機缺點,解決產品節點缺陷

 新聞資訊2  |   2023-05-25 13:31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蘋果pos機缺點,解決產品節點缺陷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蘋果pos機缺點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chinaclyc.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蘋果pos機缺點

蘋果pos機缺點

產品經理作為互聯網中的“撕逼工作者”“需求溝通者”,每天都被大量事務、大量細枝末節包圍著,而這些事務也容易產生大量棘手、難解決的問題,那么學會“影響分析思維”后,將有效幫助我們從根源解決問題。

01 一些常見的問題

作為互聯網產品經理,是否遇到過以下的場景:

需求文檔寫完了,但是交互設計師的給出的方案和自己想的并不一樣、設計師的畫風跟自己的腦海里的完全不一樣。PRD和交互原型都輸出了,但在技術評審過程中,程序猿說“這個實現不了”,又或者評了一個超長的時間,然后項目經理說要不還是砍砍需求吧。新功能完成了開發,但是到測試的時候,測試的同事或者產品經理自己無意間發現,咦,新功能沒問題,怎么一些老舊的功能突然報錯了?找技術溝通之后發現,原來是那些老舊功能也用了同一個板塊,沒考慮到。結果只能加班加點修復,甚至延遲發版。新功能上線后,運營反饋說用戶投訴驟然增多,一調研發現,原來是新功能打斷了用戶原來熟悉的必須流程,或者新的字段加重了用戶的工作量,又或者新的功能增加了誤操作的概率等。新功能上線后,從用戶訪問量看,盡管運營已經很盡力的推廣了,但是新功能的使用量還是很低。

今天我們嘗試用一個新的角度去審視、解決上述問題。

02 影響分析

有一種設計方法叫做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失敗模式和影響分析,FMEA于20世紀50年代于美國被提出,多用于工業系統設計制造的過程。

FMEA用于在產品設計階段和過程設計階段,對構成產品的子系統、零件,對構成過程的各個工序逐一進行分析,找出所有潛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從而預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的一種系統化的活動。

FMEA有專業的軟件為那些大型工業制造商去實施,我們這里就簡單講一下其流程:

整理流程圖明確流程每個節點的要求針對每個節點找出可能發生的不良模式及發生原因對每個節點存在的缺陷進行風險評估對嚴重的問題進行解決實施改善后的流程

FMEA用的評估方法叫做PRN,Risk Priority Number,風險優先數/級。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影響進行評估。

PRN=S x O x D

Severity 嚴重程度Occurrence 發生概率Detection 可發現性/發現難度/不可偵測性

以下我們將會用FMEA的思維去評估一個新功能上線的流程,但是我們側重點是找出容易產生的影響,并在工作過程中盡可能的避免,而不是遇到了問題后如何去解決。

03 工作流程

上圖是一個經典的互聯網產品產生的流程圖,從一個idea的產生到落地的循環生態。

對于產品經理而言,他們是整個流程的出發點,一個需求經過了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技術開發、測試、運營,最后面向用戶。

用一個不太合適的形容詞,就是“你比劃我來猜接龍”的過程,最初的想法和用戶最終看到的效果,可能會有一定的的差異,而這過程中,一些潛在的問題就顯現、放大,甚至產生不好的影響。

我們將針對每個節點,我們都提前找出可能的影響,比嘗試找出規避或解決影響的方案。

3.1 交互與視覺設計

在功能需求的設計過程中,產品經理應當去思考,功能的操作流程、呈現效果,是否與當前產品的定位、體驗一致,而不是把這個問題完全拋給設計師的去解決。

例如我們的產品定位是簡單,用戶無腦刷就得了,但是某個新功能為了檢測用戶忠誠度,需要用戶在手機上完成一個很復雜的流程或動作,然后能獲得對應的獎勵。

這個復雜的流程可能在你的表達傳達給交互設計師時,就會有一定的偏差,等到交互設計師為了統一整個產品的交互邏輯,完成方案時,效果又會產生一層偏差,先不談這個結果是不是用戶想要的,至少很可能這個結果并不是你想要的。

再例如,需求文檔中欠缺對視覺效果的要求,最后設計師出的圖,可能完全不是產品經理想要的,相信這種事情大家應該見多了。

面對這種情況,在寫PRD的時候不妨多附上一些理想的同類產品的界面圖片、并多視圖描述一下視覺風格傾向,就能把這種偏差減少。

3.2 研發測試

產品:“我想要一個根據手機殼變手機主題顏色的APP

技術:“實現不了”

產品:“怎么實現我不管,明天就要上線”

于是技術就把產品打了……

這并不是一個“空穴來風”的事情,但是與技術撕逼,可能是產品經理工作中除了寫PRD第二重要的事情了。

了解一個功能是如何實現的,在產品經理眼里和在技術大大們眼里,可能并不是一回事。

就如上圖所示,一個產品,在產品經理眼里,整個系統被安排得穩穩妥妥、明明白白。但是在技術眼里,你甚至可能找不到那些技術上的接口,和產品經理眼里的功能的關聯。

對于產品經理看來的好幾個功能點及好多個端的區別,有可能在技術層面上是同一個接口處理、同一個數據表保存、只是用不同字段及狀態進行區分展示而已。

于是乎由于產品架構與技術架構的不一致,就容易引發最經典的三個案例:

產品:“明明有類似的功能,為什么不能復用?”,技術:“功能看似相似,但是寫在不同的項目中,且底層讀的表也不同,差異巨大,還不如重新寫一個。”產品:“這個看著很容易啊,為什么實現不了”,技術:“是看著容易,但是現在用的底層技術框架并不帶有這樣的功能/不是為這類需求設計的,所以沒法實現。”產品:“為什么一個新功能優化,老是導致原有其他的功能出bug?”,技術:“你PRD也沒寫這個功能在別處也用到了啊!”

以上種種問題很容易影響開發進度,也容易導致在開發過程中需求被迫修改、甚至砍掉。想要避免這些問題,方法也很簡單:

1-2:多提前溝通交流,了解一些關于自家產品的技術結構和實現方式。這里其實并不需要產品經理懂得怎么看代表,技術架構的東西一樣可以用流程圖、系統藍圖等,大家都看得明白的方式來表達。

3:在寫PRD時,回顧一下產品中其他功能,是否還有其他功能依賴著本功能,或者其他位置會跳到此版塊,又或者是否有其他產品、供應商也對接了此功能,舊版本是否兼容此功能等。把這些依賴關系都梳理出來,能讓技術大大們更好的進行影響分析和兼容性設計,從而潛在的問題。

例如我們要給商品加個“品牌”字段,那么商品都會在哪些界面顯示出來、商家又都能在哪些終端、通過哪些方式創建商品,平臺后臺又有多少個查看商品信息的地方,是否有對接的供應商需要有在獲取商品信息。

果我們漏了其中任何一點,很可能這個新增的“無關”字段,就會導致一部分商家創建商品的時候報錯、又或者運營在后臺某個位置選擇商品時,發現商品名稱都變成了品牌名稱等等。

我其實寫了挺多篇關于產品經理要懂點技術的文章,類似的技術科普文不少,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百度。

3.3 產品上線

假如一個APP上原生的功能需要更新,那么iOS需要提交給蘋果的應用商店審核、安卓需要提交給騰訊應用寶/360/小米/華為/百度等應用商店審核。微信小程序功能要更新,也需要提交給微信進行審核。只有審核通過后,用戶通過公開的途徑才能下載使用最新的版本。

不知道是否有產品經理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測試或技術的同事將應用提交審核后,過了幾個小時或者一兩天,反饋回來卻說,審核失敗了,對方需要提交XXXX資格證、XXXX執照,于是就從產品經理問運營,運營問財務法務,財務法務問老板……最后發現公司確實沒有這個資質,最后一整個月的功勞都白費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應用申請上架后,被駁回的理由是里面使用了一些對應平臺不允許使用的技術,或者不符合對應平臺的規范。于是技術或測試又來找產品,然后產品就跟領導溝通,找技術、項目重新評估時間,重新開發……

這種影響其實在產品設計的最初階段就應該避免,這里建議產品經理們閱讀并熟悉以下內容:

1. 微信小程序運營指南,可能是全世界要求與限制最多的平臺之一: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product

2. 蘋果應用原則與規范,根據蘋果官方數據,蘋果應用商店拒絕的比例達40%:https://developer.apple.com/cn/app-store/review/guidelines/

3. 百度應用商家審核規范,雖然百度應用商店用戶量不多,但是從我的經驗來看,要求算是安卓市場里面最嚴的:http://app.baidu.com/docs?id=18&frompos=401009

4. 閱讀并熟悉你所在行業的法律法規,例如我國對金融、網約車、醫療器械等行業是有明確的政策要求的。

5. 認同一個常識問題,別人的地盤別人做主:

在微信的公眾號、小程序文檔里都不會寫,微信里是不能用支付寶的(雖然反之支付寶里也不能用微信),微信里也打不開淘寶、拼多多、抖音、今日頭條,甚至某天也會屏蔽你家的APP。 不過不要因此道德綁架微信,那是人家的地盤,你要有本事也可以不用微信聯登、微信、持微信支付、不開微信公眾號、不開微信小程序的嘛:)

3.4 運營落地

運營落地的影響分為兩部分:

1)運營影響

產品對于運營的影響非常大,畢竟運營只能根據有的功能進行宣傳推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產品在設計之初,建議跟運營的同事先聊一下,看看競品是否有類似的推廣經驗,是否需要供應商進行配合提供對應商品或服務等,讓運營同事有提前準備,包括宣傳預熱等。

若是等到產品上線后,才讓運營開始著手準備推廣,可能會產生預算經費不足、配套商品或禮品沒準備沒到位、由于沒有前期宣傳導致用戶一臉茫然等后果。

2)用戶體驗

產品設計的初衷,其實想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但是由于用戶并不只用你一家的產品,而是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被很多的主流勢力、還有你家產品原有的功能等培養出了一套“用戶預期”,在用戶眼里,可能你的產品就應該是怎么樣的,如果新功能并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可能不僅不能提高用戶體驗,還會導致用戶出現操作障礙,降低用戶轉換率。

所以在設計需求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功能是否符合“用戶預期”,如果一個功能確實很創新、獨到,那就應該考慮增加一些用戶操作指引等。如果新功能不得不打斷原有的流程,那就應該注意讓這個變化更平滑過渡,而不是突兀的改變。

總的來說就是:運營要準備、用戶要引導。

3.5 項目管理

有些公司可能產品經理自身就要兼任項目經理的職責,對項目進度,尤其是開發進度,還有需要配合的資源進行溝通。

1)時間

需求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預估設計、開發、上線的大致時間。版本迭代的周期過于頻繁或滯后會對用戶造成不同的影響。

多參加設計、技術評審會,積累經驗了解一個功能設計、研發、測試的周期,將有助于產品經理更好的進行版本規劃,讓用戶感知以一個平穩的步伐在進行產品更新,不頻繁更新擾民,也不會堆積了一堆問題、風格陳舊很久才處理一次。

另外應用市場、微信小程序等上線審核是需要時間的,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而且逢年過節的時候,國內外應用市場的審核人員也會放假的。這就對于有緊急發版、重大節日前后發版需求的產品來說,必須提前了解對應應用市場的時間安排,然后與項目同事一起反推定好好研發deadline。

2)依賴資源

對于有些功能而言,例如查詢快遞、喚起支付寶/微信/銀聯支付、微信/QQ聯合登錄、利用地圖展示某些信息等,都是需要供應商配合對接才能完成的。如需設計對應功能,應事先與項目經理、商務等同事溝通,了解對方是否要簽合同和付費、獲得對方的開發者賬號、開發文檔等內容,為進一步技術對接做好準備。

如有能力的話盡可能閱讀一下供應商的開發文檔,了解功能是否與我方需求匹配,是否存在一些限制可能會影響未來功能的發展等。

3)對外部系統的影響

如果你的產品是面向商家端或工廠端的,那么有商家來對接是很常見的事情。他們自有的系統通過我方接口獲取一些信息,我方新的功能調整是否需要他們同步更新,如果需要也要對方提前做好對接工作,預防我方上線后對方系統無法工作等。

四、總結

其實產品經理的工作與交互、視覺、研發與測試、運營、項目他們的工作都息息相關,大家的工作是圍繞著“產品落地”在轉,從一個idea冒出,到最終產品呈現在用戶眼前,不僅僅是公司內部的事情,還與應用市場的規范、相關法規政策、依賴資源供應商、依賴著自己的外部系統等都有關系。

影響分析的最大用處,就是理性對待產品落地過程中各個節點,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在最開始設計需求的時候,就該規避的規避、該提前準備的進行準備,避免一個需求最后陷入無法實現、落地的僵局中。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影響分析讓產品需求的設計,由“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變成“不打無準備之仗”,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個團隊更好的工作下去,不斷推出對用戶和市場有利的好功能、好產品。

本文由 @iCheer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以上就是關于蘋果pos機缺點,解決產品節點缺陷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蘋果pos機缺點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chinaclyc.com/newsone/56361.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