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央行支付牌照,曾表示不入局的華為拿下支付牌照

 新聞資訊2  |   2023-05-25 15:16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央行支付牌照,曾表示不入局的華為拿下支付牌照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央行支付牌照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chinaclyc.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央行支付牌照

pos機央行支付牌照

近日,移動支付領域應來一名“遲到生”——華為通過收購訊聯智付100%股權拿到支付牌照。當前,互聯網巨頭紛紛涉足移動支付領域、數字人民幣漸行漸近,在微信、支付寶占據移動支付絕對優勢的市場格局中,華為能否成為下一個移動支付“大鱷”?

近日,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上海沃芮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新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為股東,持股比例100%。

公開數據顯示,訊聯智付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冊資本2億元。2014年7月,該公司獲得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覆蓋范圍為全國。最新信息顯示,目前其業務類型僅為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有效期至2024年7月。

值得一提的是,訊聯智付這張支付牌照曾幾度易手。其最早為中興通訊旗下公司,是中興通訊在支付領域的重要布局。2015年12月,中興發布旗下移動支付產品ZTEPay,但不到一年時間,中興就將這張支付牌照轉讓給了證通股份旗下的上海沃芮歐,2018年1月訊聯智付成為上海沃芮歐全資子公司。直至近期,迅聯支付最終被華為收入囊中。

獲得支付牌照后,華為成為中國前十大科技巨頭中最后一家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也是繼小米之后第二家擁有支付牌照的手機廠商。

華為遲遲沒有入場移動支付領域,與公司定位有關。此前,華為云服務部原總裁蘇杰曾對外表示,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邊界意識,同時也明確指出,支付服務并不是華為所擅長的業務。華為會立足、聚焦技術,為整個支付行業提供最安全的底層解決方案。

不過,盡管沒有支付牌照,華為已在移動支付領域早有所涉獵。2016年8月,中國銀聯聯合華為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20余家商業銀行舉行合作發布會,宣布銀聯“云閃付”全面支持Huawei Pay,銀聯云閃付涵蓋了NFC等各類支付創新技術應用。不僅如此,華為還曾與銀行聯名推出信用卡HuaweiCard、上線手機POS、申請語音支付專利。

移動支付的市場無疑讓人“眼饞”,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中金公司研報顯示,2020年有74%的用戶每天都使用移動支付。移動支付的小額支付特征日益顯著,單筆支付金額在100元以下的占比38.4%。

在零售電商、零售金融等領域,自建支付業務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吸引國內科技巨頭爭相布局。在華為之前,騰訊、阿里巴巴、滴滴、美團、小米、網易、百度、京東等科技巨頭均已獲得支付牌照。僅去年一年,拼多多、字節跳動等互聯網企業紛紛通過收購等方式獲得支付牌照,積極布局支付市場。

互聯網頭部企業為何爭相搶奪移動支付市場?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為構建自己的支付通道,完成閉環布局;其二是希望借助支付入口,在自身巨大的C端流量基礎上,為其開展其他金融業務打好基礎;其三是擁有支付牌照提高企業的合規能力

對于手機生產企業而言,隨著手機用戶對各方面需求的增加,手機的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性能比拼,手機廠商背后的金融生態同樣重要。

例如,與華為同為手機生產商的小米早早就進入移動支付領域,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金融生態。截至目前,小米已經完成對網絡小貸、消費金融、互聯網銀行、融資擔保、保險經紀等金融生態的布局,獲得多張金融牌照。

在此背景下,即便此前“淡定”如華為,也不想再錯過支付市場的紅利了。“隨著央行數字人民幣試點的不斷深入,以及Huawei Pay在華為手機終端的大面積植入,華為在支付牌照方面的缺席問題正日益凸顯。”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有分析認為,收獲支付牌照后,華為將以支付服務為支點,重點打造錢包金融業務。“支付是整個經濟交易活動的基礎,華為要布局金融板塊就離不開支付這個基礎。”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華為拿到支付牌照后,可基于其自身生態系統發展金融業務。

華為的進入是否足以改變當前移動支付市場格局呢?現在作答恐怕為時尚早。

在分析人士看來,華為進入移動支付市場,確實有先天優勢。從用戶數量來看,2019年華為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且用戶具有較高的品牌忠誠度。同時,在消費者場景上,華為擁有相當潛在優勢。目前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系統生態都是華為的突破口,在物聯網時代,華為有望打造覆蓋家居、出行的全消費場景。

但是,目前微信、支付寶仍是移動支付領域市場的絕對主導。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方移動支付業務交易規模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占全市場的54.4%和39.4%,也就是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目前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93.80%,具有絕對市場優勢。國信證券也直言:“雖然多個互聯網巨頭已獲得互聯網支付牌照,上線支付業務風生水起,但受限于用戶數及使用場景,尚不能大規模推廣。”

董希淼認為,短期內上述“雙寡頭”格局并不會出現根本改變,但隨著其他移動支付品牌市場占有率的上升、數字人民幣的推行、華為等市場主體的加入,“移動支付市場競爭會更加良性和健康”。他認為,未來的市場格局改變取決于新加入者的能力和產品發展程度,同時也取決于用戶習慣能有多大改變。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更多“玩家”的進入,移動支付領域競爭恐愈加激烈。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很大,但份額基本被支付寶和財付通壟斷。隨著各互聯網頭部企業都著手打造自己的支付平臺,是否能撼動兩大巨頭地位尚未可知,但更多企業的加入必將使得支付領域競爭加劇。

【記者】唐柳雯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央行支付牌照,曾表示不入局的華為拿下支付牌照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央行支付牌照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chinaclyc.com/newsone/57407.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